看到业主群里有人说,小区门口的大药房在免费送药了,可以每人免费领10片布洛芬。
我是特别容易感动的人,觉得这药店真有格局,但是我并不会凑热闹的过去拿(虽然我家并没有备药)。我希望那些药都是真正急需的人取了去。
群里有人看到后马上兴奋地说:“不得病的人也可以去拿吗?拿回家备着”
图片来源网络刷到一个视频,一群人在吵吵闹闹,听到其中一个人无奈地大喊:“你让我拿命给你们吗?”
原来,这也是关于免费赠药的事,但是免费药遭到了人们的哄抢,没有抢到的,或者已经抢过重新又回来的人,都逼老板再把药拿出来。
我顿感一阵心寒,可能免费赠药的人更心寒吧。本来是别人该感激他,反而好像他欠了别人。
忽然就想起了关于“斗米恩担米仇”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从前有两户人家,本无恩怨,相邻而居。
一家富有,一家贫穷,有一年灾年,颗粒无收,穷人家眼看没米下锅。
富人不忍他们一家饿死,就送去一斗米,解了燃眉之急。
灾情过去,穷人来到富人家千恩万谢,谈话间,穷人提起马上要到耕种的时候了,可家里的种子还没有着落。
富人听后马上又慷慨地给穷人了一担米,让他拿回家做种子。
可是拿回家后,一家人却非常不满,骂骂咧咧嫌富人太小气,明明家里有那么多粮食,可是才给他们这么一点。
消息传到富人耳朵里,非常生气,穷人家也因富人没有给他们更多的米怀恨在心,本来关系还好,却因这事生了仇怨,从此两家不再来往。
图片来源网络当一个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你雪中送炭,救济他一下,他会感激涕零。
但是不能让你的关怀成为常态,否则,不懂感恩的人,就会认为你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事。
稍微做得不再那么周到,他们就受不了了。
救急不救穷
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乞丐,在一个村子里乞讨,转了一整个村子也没人给他钱,只有一户人家很善良,给了他十元钱。
从此以后,乞丐就特别爱来这一家乞讨,屋主人每次也都很好说话,每次给他十元,就这样过了大半年。
有一天,乞丐又一次来到了这户人家乞讨,可是这次屋主人只给了他五块钱,他大为不满,质问屋主为什么少给了这么多。
图片来源网络屋主叹气说:前段时间身染重病,花光了积蓄,只能给你这么多了。
乞丐竟勃然大怒地嚷着:“你竟敢拿我的钱为你治病。”
可见,你不停地给予,会让接受的人产生错觉,认为你给的本就是他该有的东西。
一个人的善良真的会惯坏一个不懂感恩的人,一定要让自己的善良给对人,不然终究落个伤心的境地。
有一句话是,救急不救穷,是非常有道理的。真的不要让你的一片好心变成毫无价值的理所应当。
每个人都要常怀感恩之心
最近的疫情放开,我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赞成,也有很多人埋怨。
说实话,我是站在赞成的行列里的,尽管我家里也有年近八十的父母,还都有肺病基础病,爸爸肺气肿,妈妈哮喘。
但我不会埋怨国家,我觉得每个人,每家每户的健康本来不就是该自己负责的吗?国家保护的再好,如果自己不在意不小心,也有可能中招。
图片来源网络我真的不是唱高调,故意装爱国的人。我也是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我自己有高血压,我也没抢上药。
但我觉得我该怪自己没有提前规划。未雨绸缪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本领。买药的机会以前有很多的,我自己没有预判到。
我也知道很多人埋怨放开的太急,没有把药的事安排好,或者根本不该放开。
我想的是,每个决策者都不是神,做的决策并不能符合每个人的利益,而且,我觉得放开也可能是到了万般无奈的时候。
图片来源网络尽管我真的很弱小,家也不富裕,因疫情好几个月挣不到工资,身边没人为我撑起一片天,但我真的仍感恩三年来受到的保护。
就如家长,外面危险的时候,家长义无反顾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为孩子把外界的障碍清除,把危险降到最低。
可是,当把孩子放出门去,孩子却惊恐地发现,竟然已经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然后反过来痛恨家长为什么不保护自己一辈子。
我愿意做那个感恩的人,不抱怨,也不恐惧,剩下的路交给自己。
一路走来,每一个曾帮助过我的人,我都感激不尽,也正是因为这种感恩,我觉得生活并没有多难,也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