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病从口入竟是因为这些习惯,快来看看你
TUhjnbcbe - 2024/6/25 16:43:00
                            

人体通过一日三餐摄入营养素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身体是否健康

与食物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国际医学权威期刊

《柳叶刀》发布一项重磅研究:

错误的饮食习惯

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和2型糖尿病患病几率增加

其中,前三位的杀手分别是:

高盐、少杂粮、少水果!

“盐”多必失

摄入食盐过多会影响人体健康

引发以下疾病:

01

高血压

饮食过咸时,大量的钠离子进入血液循环,大量水分就会滞留在血管中,从而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在血压增高的情况下,会加重靶器官和组织的损伤,包括血管、心脏、肾脏和自主神经等。

02

胃癌

高浓度的氯化钠能直接破坏胃粘液屏障和延长胃排空时间,间接促进致癌物质进入胃粘膜上皮靶细胞,高盐还能直接损伤胃粘膜上皮,导致上皮再生性增殖。

03

骨质疏松

高盐饮食能导致人体内骨骼中钙质的更多流失。女性易患骨质疏松、骨萎缩症多由于食盐过多所致。

此外,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哮喘等疾病都与摄入食盐过多成正相关。

我国属于高钠膳食国家之一

为了自己的健康

我们应该自我进行限盐管理

每天食盐摄入建议如下:

0-6个月1克/天;

6个月-1岁≈1克/天;

1岁-3岁≈2克/天;

4岁-6岁≈3克/天;

7岁-10岁≈5克/天;

11岁-59岁≈6克/天;

60岁以上≈5克/天。

水果吃太少

世界卫生报告中曾提出:

水果和蔬菜摄入量过少

是全球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

中国因水果摄入不足

造成期望寿命损失为1.73岁。

水果要这么吃才健康!

01

每天吃多少?

每天半斤水果,水果与蔬菜不能相互替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02

啥时候吃呢?

推荐在两餐之间,如上午9-10点或下午3-4点吃,或者至少要在正餐后半小时吃。

餐后水果可选菠萝、猕猴桃、橘子、山楂等。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有助于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适当吃些可预防消化不良。

猕猴桃、橘子、山楂等含有机酸,能增强消化酶的活性,还可促进脂肪分解。

03

生吃还是熟吃好?

都可以!在冬天,老人、孕妇与孩子吃生冷的水果会出现腹胀或腹泻等胃肠不适的现象,所以有些水果也可以熟着吃。

如,苹果、梨:煮着吃;橘子、橙子:蒸着吃;猕猴桃:温热后吃。

04

水果制品不等于水果

水果制品的种类很多,果干、果脯、蜜饯、果酱、水果麦片等,这些很方便食用的水果制品在经过加工后,和水果相比,营养物质损失了不少。

不仅大部分饱腹感差,而且每百克的含糖量更高,不如直接吃水果来的健康。

粗粮摄入不足

《柳叶刀》经过27年

研究饮食和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关系

发现在年,就有万人

因为杂粮吃的不够导致死亡......

同时粗粮的消费量

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呈“负相关”关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常食五谷杂粮对身体好

粗粮虽好,不可过量食用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粗粮

若搭配不当

不仅起不到有益健康、防治疾病作用

反而易导致多方面的健康问题

怎样食“粗”更健康

①循序渐进吃粗粮;

②吃的频率以两天一次为宜;

③细粗搭配可互补;

④荤素搭配更有益;

⑤粗粮宜做粥饭;

⑥胃肠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最好少吃粗粮。

病从口入

并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很多疾病就是“吃出来的”

看似简单的一日三餐

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

还隐藏着健康风险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做到了吗?

来源:人民日报、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从口入竟是因为这些习惯,快来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