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上海哮喘老人因被120拒绝救援而死亡
TUhjnbcbe - 2024/10/7 17:23:00

昨日,上海某小区内老人突犯哮喘,因被当时在小区内的急救车拒绝救援而最终死亡,目前该医生已被停职处理。

据官方通报,当时该急救车当时正在执行对同小区另一住户的急症患者急救的任务,且急救患者已上车,医院。此时救护车被求助者拦下,要求借用救护车医务人员的车载除颤仪,由于老人在自己家中,急救车上的急救医生现场无法判断,出于先将医院的考虑,没有同意出借。同时指出,该医生虽然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作出停职处理。同时会举一反三,对全区医务工作人员加强教育。

以下是笔者在网上搜索到的车载除颤仪的主要作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当时急救医生借出了除颤仪,也许对于此刻逝去的老人来说更多了一份生的希望。

然而,我们也应该更加理性的来看待这件事情,作为一名急救车上的急诊医生,其主要职责是对首诊病人负责任,在确保首诊病人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考虑突发病人的救治,如果因此延误了首诊病人,医生也是要负责的。

我们应该更多通过这件事情来讨论反思,疫情下对于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以及预前的考虑都要做的相对周全。而不要让医生这个职业在疫情下成为一种高危的惊弓之鸟似的职业,让医生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有敢于去承担事故后果的底气,而那底气更多地是来源于政府,医院。

譬如,首先,我们是不会可以想到,救护车的车载除颤仪在院前急救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否为了一些可预见性的突发状况考虑,在一台救护车上安放两台除颤仪呢?

其次,当有突发病人出现时,是否可以对于车载除颤仪的借出管理规定相对简化灵活一点。

最后,笔者承认该名急救医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直视着一名医生存在的吗,为什么会存在,因为人们都太害怕了,尤其是在疫情下,似乎一出现一些事情,人人皆自危,医生更是,尤其是现今官方处理事情时照搬式的做法——回应+免职处分。这样是可以平息掉部分民众的怨气,但是否这样做的同时,也让医生这个职业的从业者更加心寒了呢?兢兢业业的在疫情下疲于奔波最终却换来免职的处分。希望官方在做事情时可以更加人性化温情化一些,不要在自己努力倡导温情化下寒了部分医生的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哮喘老人因被120拒绝救援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