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人世间原著国庆父子那悲壮的死法,
TUhjnbcbe - 2025/2/4 1:19:00

心语

周秉昆的好哥们肖国庆,曾经是“六小君子”里最让人羡慕的对象。

他是几个人中最早自由恋爱,并且修成正果。能不用父母费心,就把好姑娘吴倩娶进家门(要知道,光字片的贫穷可是臭名远扬,有好女不嫁光字片之说),可见肖国庆的个人魅力,或者说成熟干练是远超秉昆和赶超这些哥们儿的。

国庆从小就比同龄人懂事,不仅是因为他家境贫寒(其实在光字片,谁家也不比谁家好多少),还因为他是早产儿,接生婆说他活不过三岁,连他母亲也打算听天由命,是他父亲坚决不肯放弃,四处求医,百般呵护,救回了他一条小命。

谁都没想到,国庆病恹恹地活过了五六岁,后来竟越长越壮实,成了肩宽背厚的英俊小伙。

正因为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他自幼就知道体谅父母,和父亲的感情尤其深厚。他从没有像秉昆对周父那样直眉楞眼顶撞过,父子俩凡事有商有量,从没有高声大嗓的说过话。

可他没有想到,正是他对父亲的言听计从,让父亲没了后顾之忧,为了不拖累儿女,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彻底离开了给他带来无限痛苦的人世间。

父亲“那悲壮的死法”,几乎把肖国庆逼疯,他不知道,这只是他多灾多难人生的开端。

再次研读《人世间》原著,才顿悟,或许国庆父子的悲壮人生,才是人世间的真正底色。

抱怨

秉昆的几个好友里,就数国庆和赶超的日子难熬了。

秉昆从酱油厂调到杂志社,当了“和顺楼”的副经理后,工资虽然还是七十块,却有了一定的外快。

再加上哥哥姐姐们的帮衬,他的日子在哥几个中间是过得去的。

不像国庆,父母都是普通工厂的退休工人,姐姐做知青时,他家的日子反倒好过,因为姐姐不但不挤占家中的床铺,还能往家中寄钱。

可等姐姐拖家带口的返城后,姐夫竟患了重病,不仅花光了积蓄,父母的养老钱也搭了进去,即便这样也没能挽留住他的生命。

姐姐和小外甥女成了孤儿寡母,只好和多病的父亲挤在一起(国庆的母亲已去世),而国庆和吴倩也不得不租房挑门单过,他常常为这一大家的生活困窘着急上火。

国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即便在和秉昆这帮老友相聚的时候,也大多是在抱怨生活的不公。他心中苦闷,却又无力改变,所以性情大变,原本那个温和豁达的国庆被生活之艰压弯了腰

底层人家的穷苦日子像专吸人血的妖精似的,吸那些人家父母的血,与岁月争着吸,而且一边吸,一边觊觎着他们的儿女。

几杯酒下肚,国庆常常会泪流满面。

秉昆开玩笑道:“等我发达了,当了官,发了财,咱们的穷日子就结束了!别整天愁眉苦脸的,再把身体愁坏了。”

国庆苦笑道:“你别说这些不着调的话,要说就说点实际的。如果我爸死了,我姐的命运估计会好些。我爸那老哮喘,一到冬天就呼哧呼哧地咳嗽喘气,吵得我姐一宿一宿睡不了,还得起身伺候他。看我姐才四十多岁的人,脸都成灰白色了。我这当儿子该忍受的都让我姐忍受了,我真得心疼我姐。”

秉昆和赶超知道国庆喝多了,呵斥他说这么不吉利的话,逼着他说几句请罪的话。

国庆猛喝下一杯酒,人就秃噜到了桌子底下,他是真的喝醉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难道肖国庆真得盼着自己父亲死吗?

当然不是,他是多么孝顺的儿子啊,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孝子,却被生活折磨得面目全非。

肖国庆一家的悲剧,彻底撕开了底层百姓“养儿防老”的真相,也是肖父走向不归路的根源。

肖父之死

肖国庆的一句醉话一语成谶。

春节前两天东北出现了冻死人事件,但大多都是流浪者,可有一个老人却不是流浪者,他有家,有儿,且有女。

他是肖国庆的父亲。

肖父是肉联厂的一名老工人,厂里的头头是他徒弟,所以他的退休金和医药费一直都能按时领取和报销。

但就在他死前的半个月,他的报销却没办成。

肖父要找徒弟,却被一些长期报不了医药费的工人给围堵了,还把他好好羞辱了一番,说他仗着厂领导是他徒弟,受到了不少特殊待遇。

工人积攒的火气都发泄到了肖父身上,他灰溜溜从厂子回来后,一个人喝了一瓶闷酒。

肖父知道自己的医药费以后是彻底没有指望了。

就在他将醉未醉之时,冲着儿子肖国庆幽幽地说道:“以后我死了,你不会和你姐姐争房子吧!”

国庆是什么人,肖父当然知道,但他还是想要国庆一句准话。

国庆说那怎么会呢?自从姐夫死后,姐姐带着孩子生活得多不容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怎么还会和姐姐争房子呢?

原著中,肖父说了这样一番话,这也是他在人世间留给国庆最后的话了:

父亲表扬国庆懂事,说自己不是偏心女儿,而是女儿太弱,又命不好。不像国庆,虽然小时候身体弱,可越长越强,从不让他操心,自己蔫不唧地就找好对象结婚了。朋友又多,就是你姐的工作还是托秉昆给安排的,要不是人家,你姐以后可怎么办?

说完这些夸儿子的话,肖父把房本找了出来,让国庆尽早把房子过户到姐姐名下。

国庆向父亲保证明天就去房管局办好。

第二天等国庆拿着新房本郑重交给父亲时,父亲没再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一拍,包含着老父亲将把家庭重担交给国庆,也包含着对这个唯一儿子的歉意,只是粗心的国庆什么都没意识到。

国庆有些茫然,他看得出,姐姐虽然有些愧疚,其实也正中下怀,像父亲一样了结了一桩难以启齿的心事。

回到家中,他发现妻子吴倩眼泪汪汪,忍不住叹道:“我也只能那样啊!”

“我也没说什么你不爱听的话啊!”吴倩的眼泪夺眶而出。

那年冬天格外冷,为了节省煤炭,肖父像其他老人那样,一早就到商场去,直到商场关门才回家。

可就在把儿女们的事都安排好后的那天早上,老爷子出门后一夜未归。

正赶上国庆姐姐吃了安眠药,一觉睡到了第二天上午,这才意识到老父亲没有回家。

肖家姐弟疯了,发动了所有朋友帮忙寻找,朋友们都知道凶多吉少,医院的锅炉旁,发现了国庆父亲蜷缩成一团的尸体。

原著中这样写道:

那老退休工人似乎没脸见人了,或不愿让任何人再见他最后一面——包括他的儿女。

他达到目的了。

他的身体根本无法抻开。

他就那样子火化了;没法为他擦脸更没法为他净身,连套衣服也没法替他换。

国庆直接昏了过去。

真相

没有人在面临如此大的人间惨剧时能够冷静理智,父亲的死带给国庆的几乎是灭顶之痛,他开始疑神疑鬼,觉得每个人都是害死父亲的凶手。

他先是疑心妻子吴倩对父亲的死不难过,朝着吴倩扑过来要打她。后来被秉昆拦下后,又开始疑心自己的姐姐。

他认为姐姐把房子要到手后,便开始嫌弃病病殃殃的父亲了。再加上父亲领不到退休金报销不了医药费,唯恐成为她的拖累,于是狠下心眼瞅着父亲一夜未归却不去寻找。

秉昆知道国庆走火入魔了,让他不要因为父亲的死就变成混蛋,对身边的亲人没有了最起码的信任。

国庆又想起自己醉后咒父亲死的那些话,说父亲一定是有心灵感应,所以用了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为的是死后惩罚自己。

最后还是常进步听不进去了,说道:“如果是老人家自己不想活了呢?”

进步是第一个发现肖父尸体的人,据他从肖父的留下的雪印分析,肖父早上出门是,也许根本没有打算晚上再回去。

好父亲最不愿意的就是变成儿女的拖累,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季节,老人以这种方式去了结自己,是他左思右想后的决定。

国庆开始万分后悔起来,认为要是没把房产证过到他姐名下,让他父亲还有一桩心事未了,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肖父死后,秉昆对郑娟说:“咱爸一名工人,其实还是有福的。死在家里的热炕上,死时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身边。死得没遭罪,睡长觉似的就睡过去了。如果像国庆他爸那么一种死法,我肯定比国庆还要发疯,还受不了。”

和光子片的其他人家比,周家绝对是最有福气的,即便是秉昆入狱多年,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幸福感。

卧轨

剧版《人世间》中,可能不想让观众看得太伤感,也或许是不愿悲剧一直重复在一家人身上,所以把原著中国庆的死,安排到了赶超身上。

原著中肖国庆和他的父亲一样,为了不拖累家人,同样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

肖父的死,给国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等他好不容易从悲伤中走出来,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命运却又一次把他推向了深渊。

秉昆从赶超口中得知国庆“卧轨”那一刻,一个站不稳,摔倒在地。

赶超也跟着蹲下,接着哭道:

春节后国庆就检查出了尿毒症,他哪有钱透析?一个星期三次,咱们挣得钱都帮了他也不够,更休想换肾了……他是走投无路了,绝对走投无路了

秉昆听着赶超的话,如同被坏人从背后用麻醉枪击中,意识模糊了。

谁能想到,一家朴实善良的父子,被生活,被疾病压榨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不禁想到《我不是药神》中那句经典的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太扎心,却又如此真实。

如果国庆能有钱熬过那些最难的日子,那他就可以和秉昆、赶超一样,等到光子片拆迁的那一天,约上三五老友,小酌一杯,感悟人生,追忆过往。

可惜,他等不到也看不到了!

人世间的结尾处,吕川陪着秉昆唱起那首“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两人声音哽咽,泪流满面。

人生就是这样,有的人,走着走着就走丢了,走着走着就走没了。而这才是我们人生的缩影。

写在最后

《人世间》中,我们曾为秉昆多舛的人生叹息,可实际上,他在光子片,在平民百姓中间,却是个幸运儿。

有几个人能有当了高官的哥哥,能有红二代的嫂子,有文化名人的姐夫,和当教授的姐姐。

我们之所以感叹,是拿秉昆的人生与秉义的,周蓉的人生去比较。可实际上,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生活,却是和国庆,和赶超一样,他们才是世间的真正底色: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是无能为力的,是无路可逃的。

有句话我特别喜欢:幸运时积极,不幸时努力。幸与不幸,皆是万幸。

其实我们每一个能够努力奔跑的人都是幸运儿,都要心怀感恩。

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世间原著国庆父子那悲壮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