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是小儿腹泻高发季节,感染性腹泻的机率也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几乎每个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经历过腹泻,由于导致腹泻的原因各不相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腹泻后恢复得比较慢,有的宝宝腹泻能持续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
今天《四季养生》节目专门请到了有20多年从医经验的专家跟大家伙来聊一聊宝宝拉肚子怎么办才好?
专家介绍
李秀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博士,昆明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治;感染性疾病:支原体感染、EB病毒感染、流感、巨细胞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的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泻、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科风湿免疫及血液系统疾病等急危重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敲黑板!
宝宝腹泻时一定不要急着止泻!
不要急于止泻!
不要急于止泻!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腹泻是宝宝极易发生的事情,宝宝6个月以前会发生生理性腹泻,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顺序不对,数量不对,性状不对,也会发生腹泻,宝宝一不小心着凉了,还是会腹泻
……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
为啥宝宝特别容易腹泻?
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主要有3种:
1.内在因素
(1)宝宝肠胃防御功能较差
(2)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2.感染因素
(1)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
(2)肠道外感染
3.非感染因素
(1)喂养不当:过多过早给孩子喂哺大量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小儿腹泻。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使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
(3)过敏因素: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都可引起腹泻。
哪种症状表明宝宝真的腹泻了?
想要在第一时间判断宝宝是否是腹泻,除了观察大便的形状外,还要留意大便的味道。
大便的次数比平时多,大便的质地比平时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而且可能就像是从屁股里喷射出来一样,这些可能就是宝宝腹泻的症状,通常还会伴有不爱吃饭、肚子胀痛等肠胃不适症状了。
宝宝腹泻时妈妈们常常会犯哪些错?
01
宝宝一腹泻就禁食
不少妈妈遭遇宝宝腹泻,会限制宝宝进食或干脆禁食,认为这样可以让肠道休息休息,减轻一下负担……
这样做,非常不妥当喔!首先,宝宝腹泻时,会影响肠道营养的吸收并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禁食会进一步导致人体摄入的能量不足,可引发低血糖。
更重要的是禁食减少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引起营养素缺乏,延缓肠道病变的修复,从而影响孩子的发育。同时,进食太少,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肠道蠕动,加重腹泻。
6个月以上的腹泻患儿,继续按照已经习惯的食谱安排膳食,如粥、面条、烂饭加些蔬菜,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切忌生、冷、硬食品。
不宜喝糖分较多的糖水、果汁、饮料,以免加重脱水。不满6个月的宝宝,如为母乳喂养,可继续用母乳;如有暂时性糖原性腹泻,可改用豆奶喂养,但泻止或好转后应恢复母乳。
02
盲目(单纯)止泻
有的家长看到宝宝腹泻着急,就擅自为孩子服用一些止泻药物,这!样!很!不!妥!
其实腹泻是机体的一个正常防御反应,当身体里有了“脏东西”,通过腹泻可以帮助这些有毒的东西排出去,所以一定程度的腹泻对机体是有好处的,如果用了止泄药,肠道内的“脏东西”排不出来,反而会加重病情。
又例如让妈妈们闻风丧胆的秋季腹泻,其实是自限性疾病,一般腹泻要一周左右,不论什么方法治疗都不可能马上好,住院补液主要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且,止泻药有一些副作用,如用复方苯乙哌啶有严重的神经毒性,可影响大脑功能发育。
宝宝出现腹泻后,家长在家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