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世界哮喘日哮喘治疗中的这些误区,你真
TUhjnbcbe - 2021/6/14 19:53:00

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截至年,全球哮喘患者达3.58亿,其中亚洲的成人哮喘患病率为0.7%~11.9%。随着近年来哮喘平均发病率的不断提升,需要接受哮喘长期治疗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5月4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揭示哮喘的误区“。为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哮喘联盟、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术工作委员会,通过云直播举行了“世界哮喘日新闻发布会”,医院林江涛教授、南京医院殷凯生教授、上海交通医院周新教授,为我们从专业角度解答那些哮喘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吸入治疗安全有效

林江涛教授从哮喘治疗的发展史出发,对一些临床治疗中的常见错误做了纠正。他提到,哮喘的治疗方法一直在不断进步,其中吸入给药作为近代呼吸病学的重大进展之一,是现代药物治疗学最为经典的定向、靶向治疗的典范。与许多人的认识不同,吸入性治疗并不会造成所谓的“成瘾”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期通过吸入方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由于吸入性激素不同于全身用药,通常情况下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激素剂量并不能盲目增加,对于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应该选择联合用药。

Tips:长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存在严重的安全性隐患,特别是儿童患者。仅适用于加重时使用,不能长期(家庭)维持治疗。

难治性哮喘不再“难治”

对于哮喘的治疗目标,林江涛教授则指出,目前哮喘的治疗目的其实并不是彻底“根治”,而是对于哮喘的长期良好控制,使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的治疗目标应当达成一致,然后再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治疗,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多数哮喘患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即使是对于难治性哮喘,积极治疗也完全可以达到良好控制。

哮喘不能自行“消退”

而后,殷凯生教授则以发病年龄为侧重点对一些误区做了澄清。殷凯生教授强调,哮喘是一种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疾病,许多人觉得儿童哮喘可以随年龄增大逐步消失是一种常见的错误认知。事实上。病情较重、没有得到规范治疗的儿童哮喘人群,哮喘可以一直持续至成年或老年,并可在早期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病情较轻、控制较好的患者,身体发育后,哮喘症状虽然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其中50%仍会再次发病。

环境因素影响巨大

殷凯生教授指出,环境因素对于哮喘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积极地查明与某个具体患者哮喘发作有关的过敏原或其他致喘因子,对于哮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有部分致喘因子明确的哮喘患者,只要能有效地避免再接触,甚至可达到“不药而愈”。相反的,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运动等行为反而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哮喘症状。另外,殷凯生教授强调,尽管病*性呼吸道感染(如流感和普通感冒)会导致哮喘发作,但哮喘本身并没有传染性,哮喘有时呈聚集性发作,多与遗传因素相关。

使用药物需特别注意

最后,周新教授对哮喘的药物治疗做了相应总结,介绍了目前常用于临床哮喘治疗的几种药物。其中,周新教授特别强调了β2受体激动剂在用于哮喘患者治疗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此类药物是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等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脱颗粒,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摆动以缓解哮喘症状。因此,高血压、心脏病、甲亢患者使用时需要格外注意。另外,β2受体激动剂还可能导致骨骼肌震颤、心动过速、心率失常、失眠、头痛等多种不良反应,和噻嗪类利尿剂联用时还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低血钾,用药时需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哮喘日哮喘治疗中的这些误区,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