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哮喘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一个纪念活动,
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疾病现状的认识,
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管理。
……
而今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为
“揭示哮喘的误区”
……
很多家长在哮喘的认识上存在着片面的误区,常导致孩子未规范用药、未规范随访,为解决普遍存在关于哮喘的“谬论”及“误解”,规范哮喘患儿的管理,5月14日上午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在门诊二楼儿童门诊部举行哮喘义诊活动。
当天,儿童保健部部长唐仕强、儿二科主任陶继红、儿科门急诊主任唐俊海等专家为前来义诊的患儿家长们耐心讲解了哮喘防治知识,介绍引起哮喘的常见诱因,逐一指导哮喘患儿家长如何进行哮喘规范管理及家庭雾化的管理。
通过此次义诊宣传活动,普及了哮喘防治知识,揭示哮喘认识误区,使更多患儿家长了解到了哮喘管理、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并现场纠正家长对哮喘认识和治疗上的误区,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没有哮喘遗传史或过敏疾病家族史,孩子不会患哮喘
真相:哮喘的发病因素和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常与过敏体质和环境中的变应原及诱发因素有关。家里有哮喘遗传倾向或过敏家族史,孩子患哮喘的几率会更高,但没有遗传或过敏家族史,并不能保证孩子不患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气候气温因素、剧烈运动、情绪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哮喘发作。
误区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哮喘自然会好,所以不用治疗
真相:儿童哮喘多发生于学龄期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和自身免疫系统的成熟,确实有些哮喘儿童的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哮喘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甚至不发作,但这种几率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哮喘本身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在未来接触到某些过敏原或诱发因素时,仍然可能出现哮喘发作,如果不去及时干预,势必会错失治疗时机,影响孩子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质量。
误区三运动可引发哮喘,不能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了
真相:部分哮喘患者患有运动性哮喘,若接受规范治疗,多数哮喘患儿不影响学习和生活。避免短距离快速跑、骑自行车和篮球等可能会在运动中引起哮喘症状的剧烈活动,可以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哮喘患儿可以更好地耐受的训练和活动。
误区四过度担心激素副作用,不愿吸入激素治疗
真相: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国际公认的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每次吸入的剂量非常小,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量更是微乎其微,引起全身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小于口服或注射激素。长期应用吸入型激素都很安全,不会产生激素依赖。
误区五治疗后不喘了,可以停药了
真相: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在急性发作期使用药物后,虽然“不喘”或“不咳”了,但是气道炎症仍然持续存在,如果擅自停药,炎症会进一步加重,气道和肺功能会进一步受到损害。因此,哮喘急性期发作症状一旦被控制住,还需要规范长期的维持治疗。在维持期更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复查时医生会根据当前哮喘控制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切勿自行停药。
唐仕强儿童保健部部长主任医师广西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西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广西预防医学会过敏性疾病防治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
广西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广西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学组成员
桂林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儿童哮喘、小儿肺炎、慢性咳嗽、癫痫、小儿危重症的救治。
陶继红儿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广西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呼吸分会常委
桂林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
广西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委员会儿科学分会委员
广西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成员
擅长:儿童哮喘、小儿肺炎、慢性咳嗽、小儿腹泻、川崎病等疾病的诊治。
唐俊海儿科门急诊主任副主任医师广西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西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西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呼吸分会第一届委员
桂林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儿童哮喘、小儿肺炎、慢性咳嗽、小儿腹泻等疾病的诊治。
文/陈露娟(儿二科)莫丽慧(儿门急诊科)
图/陶继红陈露娟
编辑/唐大钧
主编/何永芳
审核/陶继红唐俊海
温馨提示
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