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不是每个哮喘都会ldquo喘rdq
TUhjnbcbe - 2021/7/11 5:13:00

不是每个哮喘都会“喘”|呼吸内科专家揭示哮喘的7个误区

5月4日是“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揭示哮喘的误区”。记者医院了解到,现今很多国家哮喘发病率超过10%,我国哮喘近年来也一直持续增长,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哮喘具有反复、严重发作的特点,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约1/3-1/2的儿童哮喘可迁延至成人,将对患者成长及未来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该院呼吸内科学术主任、主任医师饶花平指出哮喘治疗的7个常见误区,走出误区才能更好预防哮喘。

误区一:家人没有哮喘遗传或过敏,孩子就不会患哮喘

哮喘已被公认是有遗传性的。有遗传倾向或过敏家族史,孩子患哮喘的几率会更高,但没有遗传或过敏家族史,并不能保证孩子不患哮喘。因为哮喘病因除与遗传有关外,还与个人体质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诱发因素多样。

误区二:哮喘都会“喘”,没有“喘”就不是哮喘

哮喘只在急性发作时才会有明显的喘息症状,缓解期和正常人并无多大区别;有一些特殊哮喘类型,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是唯一表现,并无明显的喘息症状。胸闷性哮喘,仅有胸闷,而无喘息。

误区三:鸡蛋牛奶海鲜易过敏,哮喘患者不能吃

对有过敏体质或从小湿疹严重的哮喘儿童来说,医院积极查找引起孩子哮喘发作的过敏原,只要不过敏,哮喘儿童是不需要刻意去忌口的。一旦明确对某些食物或物品过敏,就要积极避免再次接触,以免加重过敏状态。

误区四:激素副作用大,不能长期使用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规范长期的吸入治疗(激素),很多家长都惧怕激素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比如说长不高、肥胖等,担心性早熟、药物依赖等等。所以常拒绝给孩子用激素预防药或过早停药,结果导致孩子哮喘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实哮喘的吸入疗法是有它的优点的:1、吸入激素剂量非常小;2、吸入治疗讲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气道局部发挥作用;3、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微乎其微,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其他途径给药,比如静脉、口服给药。

误区五:有喘就治疗,不喘可停药

很多家长在孩子哮喘发作时特别紧张,积极就医。而一旦病情控制进入哮喘缓解期后,就会放松警惕,甚至认为只要“不喘”就是好了,就不必再吃药了。或嫌天天用药麻烦或担心激素用多了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或考虑经济开支问题,用药时断时续或擅自停药。其实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即使没有症状,但气道炎症仍然存在,此时停药,稍有风吹草动,又会诱发哮喘。因此哮喘能不能很好地得到控制,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能不能坚持规范化治疗。

误区六:哮喘长大了自然会好,所以不用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的增强,有少部分孩子哮喘发作次数的确会减少,症状减轻,但这种几率非常小。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变应性气道疾病,不管症状有还是没有,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持续存在,应早诊断,并及时规范的治疗。如果听之任之,势必会错失治疗时机,影响孩子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质量。

误区七:运动可引发哮喘,哮喘患者宜少动

的确,运动是诱发哮喘的因素之一,其中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叫运动性哮喘。但不是说哮喘患儿就不宜运动,适当运动比如说游泳、快走、慢跑等,不仅可促使肺功能发育,增强肺活量,还可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相反,不“敢”动的孩子体质反而会变弱。对于运动性哮喘患儿,运动时可以这样做:1、选择温暖潮湿、避免寒冷干燥的环境;2、运动前的热身,能使呼吸道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个逐步适应过程,这可减少哮喘发作;3、运动前可先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预防哮喘发作;4、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5、运动后放松身体。

哮喘长期反复发作,会出现肺气肿、肺心病,丧失劳动能力。儿童影响生长发育,出现个头矮小、消瘦、耸肩、鸡胸。哮喘急性发作,如不及时控制,将出现呼衰、心衰、酸碱平衡紊乱。重者危及生命。饶花平提醒,对于已确诊为哮喘的患儿,“三个要素”务必要重视:一是要早期坚持规范治疗,二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三是注意生活细节预防感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是每个哮喘都会ldquo喘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