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探讨哮喘儿童的食物过敏发生情况和相关特征,对于提高对哮喘发作诱因和临床表型的认识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完善儿童哮喘一级预防措施,从而及时阻断过敏历程,减少儿童哮喘的发生及发展。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医院确诊的6岁以上儿童哮喘患儿例为病例组,以从小学抽样未得过哮喘的儿童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食物过敏暴露情况、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食物过敏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的OR值。
结果哮喘儿童食物过敏、家族哮喘史、家族药物食物过敏史、人工喂养、一岁以前添加牛羊肉或海鲜、经常吃虾条薯片等膨化食品这些因素的暴露率明显高于非哮喘儿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归分析,食物过敏(OR=3.,P<0.)、人工喂养(OR=3.,P<0.)、家族有哮喘史(OR=2.,P<0.)在多因素模型中仍然有意义。对于食物过敏,哮喘儿童与没有哮喘儿童相比,其食物过敏种类多(P<0.),对牛奶、鸡蛋过敏的比例高(P<0.);1岁以前引入牛羊肉和海鲜(P<0.),经常食用膨化食品(P<0.)占比高,而接受脱敏治疗的比例较低(P<0.)。
结论食物过敏可能是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哮喘儿童伴发食物过敏具有过敏种类多等特点,食物过敏的脱敏治疗可能会降低哮喘发生风险。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陈昂,王桂兰,刘翔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1(05):80-83.
(选自NHS智汇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