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
与哮喘
食物过敏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出现,在婴儿或年龄较小的儿童更为突出。食物过敏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系统等部位的不适。食物过敏可诱发过敏性哮喘,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在高度敏感的患者中可引起重度甚至致死性哮喘急性发作。那么食物过敏和哮喘两个看似无关的疾病为什么会联系到一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食物过敏与哮喘之间的关系。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
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
食物过敏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可分为IgE介导、非IgE介导以及混合介导三大类型。其中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机制与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有相似之处,都是我们接触到过敏原后,机体产生Ⅰ型超敏反应所导致的。在致敏阶段,机体接触过敏性食物后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在婴幼儿时期由于胃肠道尚不健全,通透性高,食物中的过敏原进入到体液中,可以选择性诱导抗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抗体应答,IgE的Fc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高亲和力受体结合完成致敏过程。在激发阶段,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与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使之脱颗粒,释放出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等大量生物活性介质,在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黏液分泌等,引发喘息、气急、呼吸困难等哮喘发作的表现。所以,食物过敏也会引发过敏性哮喘,称为食物过敏合并过敏性哮喘。
常见过敏原
可以引起过敏的食物很多,容易过敏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八类:
①含有麸质的谷物,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或它们的杂交品系;
②甲壳纲类动物,如虾、龙虾、蟹等;
③鱼类;
④蛋类;
⑤花生;
⑥大豆;
⑦乳类;
⑧坚果,如杏仁、榛子、美洲山核桃等。
上述食物引起的过敏能占到90%左右,除此之外,水果类,如芒果、柑桔、猕猴桃等;肉类,如牛肉、羊肉等;其他,如芹菜、芥末、芝麻等食物都可能引起过敏。其中,花生过敏是食物过敏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且患者往往是终生的;而牛乳过敏一般是暂时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多会自动消失。
诊断
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潮红、风团、口唇或眼睑肿胀、荨麻疹等皮肤症状,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病情并且进行诊疗。如有晕厥、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请立即急诊就诊,以免发生致死性哮喘或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疑似食物过敏的患者应进行专科过敏评估,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过敏原测试,必要时在严密监视下进行食物激发试验,但务必严密观察,且要配备相应抢救药物。
预防与预后
如果确定患者有食物过敏的话,严格避免食用过敏食物是患者的最佳选择。同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检查过敏原,以了解过敏原有无变化,从而更好的规避风险。
食物过敏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一般可以得到改善。部分儿童食物过敏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轻,但大豆、鱼类、花生、坚果类过敏原持续时间长,一般难以缓解。而且对于多种过敏原过敏的患者,病情也不容易得到减轻。而一旦诊断食物过敏,需要对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等进行相应的评估。
小结
儿童食物过敏与哮喘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两者均为过敏性疾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食物过敏可加剧哮喘患儿发作的严重程度,哮喘发病率在食物过敏儿童中也明显增加。如果在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就医,及时缓解症状,避免出现危险。生活中,患者应注意规避相应食物过敏原,以免引起相应症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气道过敏门诊对食物过敏合并哮喘的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寻找病因及诱因,及时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药物,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气道过敏门诊,我们每周三下午见!
佟训靓,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担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德夏绿蒂大学医学院过敏中心访问学者,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JAMA、柳叶刀等杂志发表文章,曾获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佟训靓主治医师出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挂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