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一种经典药物,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当初主要是用来退烧止痛,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最畅销止痛药”。后来的研究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和周围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尽管时代变迁,阿司匹林依然有它的风采。直到现在,它仍然是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首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虽被称为“神药”,但必须用在对的人身上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阿司匹林正确用法解析!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第一,吃之前有适应症。
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基本药物。一级预防是指“治未病”,即防患于未然,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前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疾病风险。二级预防是指“治未病”。此时心血管疾病已经发生,需要积极治疗缓解症状,阻止病程进展,降低致残死亡率。
初级预防的适应症
关于阿司匹林初级预防的适应症,各国的相关建议各不相同。之前十几个心血管专家算出来《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共识建议,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1.评估效益风险比:心血管效益gt出血风险;
2.40-70岁无心血管疾病的成年人;
3.初始风险评估时,ASCVDis年预期风险10%,积极干预后仍有3个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或无法改变;
4.患者同意。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七项:高血压(血压控制在/90以下才能使用阿司匹林);糖尿病;血脂异常:总胆固醇6.2mmol/L或LDL-C4.1mmol/L或HDL-C1.0mmol/L;吸烟;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肥胖,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28kg/m2;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或非梗阻性冠状动脉狭窄(50%)。
二级预防的适应症
对于已确诊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无禁忌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减少心肌梗死、脑梗死、心源性死亡等危险事件的发生。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具体适应症主要包括: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外周动脉疾病;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生物瓣膜置换后;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等等。
根据不同的疾病,阿司匹林的用药方案不同。患者不宜自行服药,遵医嘱为上策。
如果没有这些适应症,就不要随意服用阿司匹林。收益小于风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果有适应症,一定不能拒绝服药。阿司匹林的好处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二、了解禁忌症
尽管阿司匹林应用非常普遍,而且已经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禁忌症,主要包括:
1.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2.有阿司匹林哮喘病史者禁用;
3.妊娠早期也就是前三个月,是阿司匹林的绝对禁忌症;
4.妊娠中/晚期妇女、产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胃出血急性期是阿司匹林的绝对禁忌症,其他时期应该权衡利弊;
6.有肾病、糖尿病、痛风、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慎用;
7.血友病患者或其他出血倾向者不宜服用;
8.较大手术前3-7天停用阿司匹林。(此项在临床应用时存在争议,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第9版)中指出,如患者有血栓栓塞中危或高危风险,除心脏手术外的大部分手术不建议停用阿司匹林,防止术后栓塞的发生。)
对于有绝对禁忌症的人群,禁用阿司匹林,有相对禁忌症的人群,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再决定是否应用阿司匹林。
三、吃合适的剂量
阿司匹林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用量也是不同的。当它被用来解热镇痛时,所用剂量比较大,通常是一次服用~毫克,每天不超过4次,因为用量较大,所以不宜长期服用;当它被用来抗血小板聚集时,所用剂量比较小,通常用75~毫克/天,有些情况下会用到毫克/天,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起病后、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等等。
四、在恰当的时间吃
关于阿司匹林应该早上吃还是晚上吃这个问题,大家不用过分纠结,只要保证每天按时吃,任何时间服用都是可以的,当然,特殊情况的用药还是要遵医嘱。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