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枫叶飘飘秋已到,花在风里飘树在摇,秋色多美好”,我国著名歌手邓丽君的这首《枫叶飘飘》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邓丽君天籁般的歌声唱出了秋色无限的美好。随着近期冷空气南下,全国各地纷纷进入了秋季,昼夜温差也开始变大。气候变化不定,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次普通的季节变换,但是对于哮喘病人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被WHO列为世界四大顽疾之一,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近三亿人在忍受哮喘的病痛折磨,导致近46万人的死亡。而邓丽君就是因为支气管哮喘发作于年失去了生命,终年仅42岁。
邓丽君
哮喘的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它是气道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并导致喘息、气急、胸闷、咳嗽反复发作,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尤为剧烈。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哮喘根据其严重程度主要分为四类,如图1所示。
图1:哮喘的临床等级(来源: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哮喘的流行病学
哮喘是一种全球性、多样性和多因素背景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发生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尤其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年,约有2.62亿人有哮喘问题,并导致46.1万人的死亡。目前,全球哮喘的发病率为0.56%,患病率为3.57%,死亡率为0.%。其中,中国哮喘患病率为4.2%,这意味着中国成年人中约有万哮喘患者,患病率逐年上升。
图2:哮喘的流行病学(来源:Lancet)
哮喘的病因
目前引发哮喘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对哮喘的发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有重要影响。哮喘易感性存在遗传因素,该疾病的遗传性估计在0.36和0.77之间。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病*、细菌、支原体等)、室内变应原(包括家养宠物、蟑螂等)、室外变应原(包括花粉等)、职业性变应原(包括油漆等)、食物(包括鱼、虾、蛋类、牛奶等)、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抗生素等)、非变应原因素(包括寒冷、运动、精神紧张、焦虑、过劳、吸烟、刺激性食物等)。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从而诱发哮喘。
图3:哮喘的病因(来源:SignalTransductTargetTher)
哮喘的化学药物治疗
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以及重度哮喘的附加治疗药物。(1)控制药物: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全身性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缓释茶碱、甲磺司特、色甘酸钠等。(2)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和全身性激素等。治疗哮喘的化学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表1)。根据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传统化学药物仅可以控制或者缓解轻度哮喘患者症状,重度哮喘患者需要借助生物靶向药物才能缓解哮喘症状(表2)。
表1:常见治疗哮喘化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