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种折磨人的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受遗传以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发作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干咳或咳白色泡沫痰,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长期反复发作以及感染可诱发诸多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
01什么是哮喘?
哮喘全称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但哮喘病人亲属的患病率要高于常人,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除此之外环境因素也可激发哮喘发作,比如一些吸入性过敏原(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比如一些细菌、寄生虫等,甚至某些食物、药物、气候变化、剧烈运动、精神因素等都可诱发哮喘。
02哮喘的临床表现:
患者在哮喘发作时,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通常还伴有咳嗽、胸闷、打喷嚏、哮鸣音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口唇紫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症状,若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则被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将哮喘分为3期,分别是急性发作期、持续期、缓解期。
其中夜间、凌晨发作或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03日常护理方法:
由于哮喘至今尚无根治方法,因此其治疗原则是控制好哮喘症状以及减少哮喘发作,通过长期适当的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复发次数甚至能做到今后不再发作。
首先要做到找出过敏原,并找出远离方法,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哮喘的发作。
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在饮食上宜清淡,避免摄入易过敏的食物,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用药时应远离诱发哮喘的药物,尽量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勤打扫卧室,同时避免室内放花、草、鱼、鸟。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以及耐寒锻炼,这样能够增强抵抗力以及释放压力。
了解哮喘发作的早期症状以及先兆表现,能及时应对以及处理。学会监测病情变化,比如记录哮喘日记,这样能够帮助你找到相关刺激因素。
随身携带药物,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一旦出现先兆症状,能够进行简单自救。
04补充知识:如果身边有人哮喘发作,你应该怎么做?
如果症状严重,比如患者失去身体控制,出现喘息、咳嗽、大汗淋漓、面色紫绀,甚至意识模糊,首先拿起电话拨打,将患者安置在安全通风处,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无意识、无脉搏、无自主呼吸),等待救护车。
若患者症状较轻,意识清醒,则协助患者寻找随身携带的哮喘喷雾,并交给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