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3日)
湖北仅10个站点
最高气温在35℃及以上
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30-33℃
手里的脆皮鸡腿
它似乎没那么香了
……
没错!
随着8月进入尾声
今天就是
年“三伏天”最后一天
也就是说
从明天(8月25日)开始
就正式
出
伏
了
长达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
终于结束了!
今天一大早
中央气象台就发布暴雨*色预警:
预计,8月24日8时至25日8时
东北地区东部和中南部、
河北东部、山东中东部、
安徽北部、江苏北部、
湖北西南部、湖南北部、
贵州南部、广西西北部、
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
和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
(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
局地可超过70毫米)
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今晨十堰大部出现小雨
其中郧西西部出现
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预计受到高空波动东移影响,湖北今天白天西部地区率先出现雨水,到了夜间,南部地区也加入降水的队伍。
本次降水以小到中雨为主,局部大到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或短时大风,部分地区还伴有雷电。
明天白天天空云层较厚,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光临;明晚到后天,受西北气流控制,大部地区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受到雨水的影响,今天鄂西北最高气温在29-32℃,其他地区未来三天气温小幅波动,后天全省最高气温达32-35℃。
24日白天:鄂西南、江汉平原西部多云转小到中雨,局部大雨,伴有短时强降水或短时大风,部分地区伴有雷电;鄂西北小雨转多云;其他地区晴天转多云,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阵雨。
24日晚上:鄂西南、江汉平原南部、鄂东南阴天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伴有短时强降水或短时大风,部分地区伴有雷电;鄂西北多云;其他地区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
风:偏南风转偏北风2到3级
最高气温:鄂西北29-32℃;其他地区33-36℃
最低气温:鄂西北21-24℃;其他地区24-27℃日平均气温:鄂西北25-28℃;其他地区29-32℃
25日天气:鄂西北多云到晴天;其他地区阵雨或雷阵雨转多云。风:偏北风2到3级
最高气温:大部地区31-34℃
最低气温:西部20-23℃;东部23-25℃
26日天气:全省多云到晴天。
风:偏北风2到3级
最高气温:大部地区32-35℃
最低气温:大部地区21-24℃
再来看看武汉的天气
今天早晨武汉市晴天
最低气温27.1℃
预计24~25日,受高空波动东移影响
武汉市有阵雨或雷阵雨发生
26~31日受高空偏北气流控制
武汉市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
告别了三伏天
再经历一波降雨
是不是就意味着告别了夏天呢?
答案是NO!
在气象学上
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
在22℃以下才算进入秋季
大家别忘了还有
秋老虎!
所以,即使已经出了三伏
我们仍然在夏季中
不过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
将有明显的减少
我们也将迎来最凶险的28天!
因为从8月25日开始到9月22日(秋分),这28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波动最频繁的时候。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多变的天气让秋老虎“咬人”更凶。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气温
依旧居高不下
都是30℃+的高温
温差逐渐拉大,会带来什么后果?
警惕3种疾病
感冒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较大,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如老人与小孩极易感冒。
支招:夏秋之交需注意防寒,注意室内通风,多吃新鲜蔬果,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特别注意不能因为贪凉就大吃冷饮、洗冷水澡、久吹空调。
腹泻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若有不慎,会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腹泻。
支招:夏末初秋,抵抗力较弱人群,在消暑同时要注意保护脾胃。减少冰镇食物的摄入,以清淡常温食物为主,多吃如冬瓜、萝卜、薏米等。
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晚温差开始增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热乍凉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支招: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饮食忌油腻,戒烟少酒。
夏秋之交注意哪些?
饮食
夏秋交替,不应过分地进补,切忌顿顿大鱼大肉。天气干燥,可吃一些清爽润肺的食物;要注意平衡饮食,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
穿衣
入秋后,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气温低于20°C,比较凉,应“不穿单衣”;气温低于10°C,比较冷,要“穿棉衣”。
起居
夏末秋初,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可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运动
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以“不累”为宜。运动时间选在早晚,中午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这个时间段外出活动。
来源:湖北气象、湖北天气微博、武汉气象、武汉晚报、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