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终于要降温啦终于要凉快了但未来28天
TUhjnbcbe - 2023/1/13 20:36:00
北京荨麻疹医院咨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273.html

喜!大!普!奔!

终于要降温啦!终于要凉快了!

人工降雨+台风

双管齐下,专治各种高温!

明天开始,苏州高温天告一段落!

第8号台风“巴威”

它将于今天(8月25日)夜里

在东经~度越过我市同纬度近海北上

受台风外围影响

26日起我市持续高温天气结束

预计今天下午到明天白天

受“巴威”外围影响

我市偏北风力可达5~7级、水面阵风8级

并伴有阵雨天气

届时大家要注意防范哦!

此外,由于近段时间高温不断

昨天,苏州发布公告

将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为缓解高温和改善空气质量,将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的规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作业时间:年8月25日~8月30日。

二、作业区域:经空域管制部门批准,吴中区香山街道蒋墩村为增雨作业点,以作业点为中心半径10公里内的行*区域。

三、注意事项

(一)作业使用设备为WR-98型专用人工增雨火箭,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作业现场安全警戒范围(距离火箭作业车半径50米以内)禁止群众围观。

(二)在作业区域内(离作业点半径10公里左右范围内),如发现人工增雨作业火箭弹残骸或故障弹,请立即向苏州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或当地派出所报告,不可擅自拆除、搬动或储藏;如发现火箭残体降落时,请注意避让。

不过,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

今天的苏州依旧高温*色预警高挂

期待接下来的降温、降雨

8月上旬以来

我市出现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

截至(昨天)8月24日

今夏全市平均高温日数已达21天

较常年平均高温日数偏多10天

期间极端最高气温38℃

其中8月11日~21日

出现了11天的连续高温

这两个月,苏州人

被蒸过、煮过、烤过、淋过......

好在!今天!8月25日!

正式出伏啦!

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然而

千万别高兴的太早

从今天起的未来28天

我们将进入一年中

最为凶险的“恶*时间”!

一定要警惕!

为什么是“最凶险的28天”?

因为从8月25日开始到9月22日(秋分),这28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

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达到10多度,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

那么,温差逐渐拉大,会带来什么后果?

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爆发!

不少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更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

对于外界冷热,人体内有一套调节机制,可以随着季节变化适应,所以一直热着或者一直冷着问题都不大,怕就怕短时间内“一冷一热”地折腾,最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因此,这段时间,不仅仅要养肺,还要预防中风、心梗、高血压等。尤其是原本就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一定要加倍注意血压波动的状况:

●严格遵医嘱服药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打呼噜者)要处理,改善身体组织的缺氧状态。

●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者需要增加运动量,适当运动肢体,能使气血流通,柔和筋骨,安养精神,坚持不懈地练习气功、八段锦等运动,效果良好。

●体重过重者需要减轻体重,这点对控制血压非常关键。

●饮食摄盐过多者需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有饮酒嗜好者需要控制饮酒量,最好戒酒。

●情绪波动大者需要稳定情绪。心率控制70次/分左右。

这3种疾病,也需警惕!

感冒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较大,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如老人与小孩极易感冒。

支招:夏秋之交需注意防寒,注意室内通风,多吃新鲜蔬果,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特别注意不能因为贪凉就大吃冷饮、洗冷水澡、久吹空调。

腹泻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若有不慎,会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腹泻。

支招:夏末初秋,抵抗力较弱人群,在消暑同时要注意保护脾胃。减少冰镇食物的摄入,以清淡常温食物为主,多吃如冬瓜、萝卜、薏米等。

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晚温差开始增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热乍凉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支招: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饮食忌油腻,戒烟少酒。

出伏后,记住这五“点”健康风险少一点

01

饮食“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渡,不应过分地进补,切忌顿顿大鱼大肉。天气逐渐干燥,可吃一些清爽润肺的食物;要注意平衡饮食,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

可多吃些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02

睡觉“早一点”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这时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另外,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夏末秋初,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可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03

通风“勤一点”

出伏以后,气温逐渐降下来,而且出伏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附在媒介物上繁殖。出伏以后要注意勤通风,选个晴朗的日子,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有条件的可以用熨斗熨一下,以减少衣物上的水分。衣物挂起来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保证良好的通风。

04

穿得“暖一点”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但不是绝对的。对于中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的多!此外在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小贴士:气温低于20°C,比较凉,应“不穿单衣”;气温低于10°C,比较冷,要“穿棉衣”。

05

运动“缓一点”

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以“不累”为宜。

运动时间选在早晚,中午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这个时间段外出活动。

“三伏天”虽然过去可“秋老虎”又开始虎视眈眈大家千万别掉以轻心哟~

1
查看完整版本: 终于要降温啦终于要凉快了但未来28天